暂无相关图片

无环核苷磷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2019-09-26

译者 Aimee

目前标准的慢乙肝治疗使用核苷(酸)类似物(NUCs)可以安全地有效的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并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然而,不能完全清除HBV仍是一个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可治愈性新型疗法是当前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迫切需求。

据既往研究认为,所有核苷酸类似物(NUCs)都具有相似的抑制HBV逆转录酶的功能。但是,据研 究人员最近的研究发现表明,只有无环核苷膦酸酯(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 ,ANP;阿德福韦酯和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类药物在胃肠道中具有诱导干扰素(IFN)-λ3的附加作用,这表明无环核苷膦酸酯(ANP)类药物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功能上也跟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具有差异。

由于肠溶性脂多糖(LPS)可以穿过肠道并影响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因此研究人员假设口服无环核苷膦酸酯(ANP)可以进一步调节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LPS介导的细胞因子谱。

这项研究表明,使用无环核苷膦酸酯(ANP)预处理健康志愿者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可以抑制LPS介导的白介素(IL)-10的产生,从而以剂量依赖的方式相互诱导IL-12p7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

此外,IFN-α和无环核苷膦酸酯(ANP)的联合可协同增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LPS介导的IL-12p70的产生。机理分析表明,无环核苷膦酸酯(ANP)的细胞代谢产物直接结合Akt蛋白,抑制其向质膜的转运,从而破坏Akt磷酸化。因此,用无环核苷膦酸酯(ANP)预处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会损害LPS介导的IL-10的产生。

综上可知,核苷(酸)类似物中只有无环核苷膦酸酯(ANP)类药物具有调节LPS介导细胞因子产生的这类其他药理作用,这种作用有望产生对消除 HBV 非常有利的免疫反应。无环核苷膦酸酯(ANP)类药物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这种额外免疫调节以及胃肠道中的IFN-λ3诱导作用,或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文章来源:https://aasld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hep.3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