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噻氯匹定(Ticlopidine)

【西药】



简介

噻氯匹定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降低动脉硬化患者中风的风险。服用噻氯匹定过程中,极小可能会导致血清酶升高,同时临床中诱发明显肝损伤的病例也极少。

背景

噻氯匹定是ADP诱导型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用于降低脑血栓症确诊患者中风复发的风险,同时还可与阿司匹林配合使用,减少患上冠状支架血栓症的风险。噻氯匹定属于噻吩并吡啶药物和前体药物,需要细胞色素P450系统活化肝脏。活化后的血小板释放出ADP,与嘌呤血小板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相互黏着并凝聚。噻氯匹定主要抑制ADP与嘌呤受体结合,同时抑制胞内通路(活化糖蛋白IIb/IIIa复合物)的触发,最终改变血小板的形状和凝聚。血小板凝聚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长具有重大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导致冠状动脉闭塞、脑动脉闭塞和周边动脉闭塞。大型临床试验证明,噻氯匹定可减少致命性中风和非致命性中风的复发频率。噻氯匹定于1991在美国经批准投入使用,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很少使用噻氯匹定,主要是因为噻氯匹定存在严重的副作用风险,包括粒性白血球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外氯吡格雷的使用也是另一大原因,氯吡格雷与噻氯匹定的作用机制和功效相似,但副作用风险却小得多。目前,噻氯匹定的适应症包括减少脑血栓症患者中风复发的风险。此外,噻氯匹定还可与阿司匹林配合使用,防止冠状动脉支架闭塞。噻氯匹定(原商品名:Ticlid)多为250 mg片剂。建议用量为每日两次,每次250 mg,餐后服用。噻氯匹定的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消化不良、皮疹、肠胃不适、头晕、食欲不振及瘙痒。

肝毒性

服用噻氯匹定的患者中,约4%患者血清酶升高。但是血清酶的升高都较为轻微且无伴有其他症状,因此基本无需调整剂量或停药。噻氯匹定还可能导致明显的临床急性肝损伤。服用噻氯匹定产生反应的病例较为罕见,目前刊出的仅50多例,部分症状较为严重。发作期多数不超过6周(1至24周),主要症状为疲劳、黄疸和瘙痒。肝酶升高一般表现为胆汁淤积性损伤(~75%),但是也存在混合酶或肝细胞性损伤的情况。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免疫超敏性特点,但是并不常见,即使出现,症状也较为轻微。自身抗体合成不常见。肝活组织检查可显示淤胆型肝炎,同时伴有混合细胞浸润。多数病例多自限性,持续1至3个月后可恢复,但是也发现黄疸期延长或肝功能测试异常的个别案例,其中包括至少1例胆管消失综合征,患者最终需进行肝脏移植。服用噻氯匹定还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重者可能致死,这些患者可能还伴有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损伤机制

目前尚未研究出噻氯匹定肝毒性的作用机制,但是明显存在特异性,可能是由于氯苯基-甲基-吡啶分子复杂的肝代谢造成。噻氯匹定免疫超敏性特点不明显,但是目前研究已发现了超敏反应,同时已证明噻氯匹定诱发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与扩展HLA单体型:A*3303-B*4403-Cw*1403-DRB1*1302-DQB1*1604有关。

用药结果和药物管理

噻氯匹定造成的肝损伤从血清酶轻微上升至明显的临床淤胆型肝炎,严重性不等。多数病例为自限性,可自我恢复。但是,目前已发现因服用噻氯匹定引致长期胆汁淤积和胆管消失综合征的病例。噻氯匹定还可能造成严重的骨髓毒性,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性白血球缺乏症,伴有肝损伤,可能致命。有趣的是,目前已发现多名患者因服用噻氯匹定而导致肝中毒,但是改服氯吡格雷后,肝损伤未复发。值得注意的是,改服相关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应谨慎并做好前瞻性监测。 Other antiplatelet agents include aspirin, dipyridamole, and ticlopidine. Other anticoagulants include heparin, dalteparin, enoxaparin, tinzaparin, dabigatran, and warfarin.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噻氯匹定。其他抗凝剂包括肝素、达肝素、依诺肝素、亭扎肝素、达比加群和华法林。


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双嘧达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