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丙吡胺(Disopyramide)

【西药】



简介

丙吡胺是一种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数十年来,应用广泛。丙吡胺长期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清酶含量升高的概率低,极少情况下引发临床症状明显的急性肝损伤。

背景

丙吡胺是嘧啶衍生物,具有类似于奎尼丁(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相似的心电生理作用。因此,其能够降低心脏自律性,延长心室不应期以及减缓传导。丙吡胺是心肌抑制药,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其还具有轻度抗胆碱能作用。丙吡胺于1977年在美国批准上市,目前的适应症有抑制心室早发性收缩和危及生命的心室性心博过速。丙吡胺可有效抑制和维持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患者的窦性节律,但尚未在美国批准用于该适应症治疗。丙吡胺(商品名:Norpace)为胶囊剂,有100和150 mg两种规格。丙吡胺缓释配方已上市。成年人一般维持剂量为每日400至600 mg,分2至4次服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口干、排尿踌躇、疲劳、头痛、头晕和焦虑不安。

肝毒性

临床试验发现,丙吡胺导致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概率较低。尽管使用广泛,但丙吡胺造成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的病例较为罕见。丙吡胺引致的肝损伤主要为两类。第一种为急性肝细胞受损型肝损伤,一般在治疗开始后1至3天内出现,症状类似于急性肝脏缺血,早期血清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极少,后期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起初,前凝血酶时间出现异常。肝损伤可迅速消退,还可能因为丙吡胺的抑制心肌收缩作用而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突然恶化。第二类肝损伤为胆汁淤积型肝损伤,通常在治疗1至3周后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黄疸和瘙痒,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血清转氨酶含量轻中度升高。肝损伤持续时间可能延长,但已报告病例均具有自限性。免疫超敏和自身免疫症状比较罕见。

损伤机制

丙吡胺引致肝损伤的机制目前未知,但极少数患者丙吡胺治疗初期出现急性肝细胞受损型肝损伤的原因可能是心力衰竭症状突然恶化。丙吡胺引致的迟发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为异质反应,可能与其经细胞色素P450系统(CYP 3A4)代谢有关。

用药结果和药物管理

丙吡胺引致的肝损伤包括血清酶暂时性无症状升高、急性肝坏死和胆汁淤积型肝炎。尚无丙吡胺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炎或胆管消失综合征的病例。重新服用药物会引起损伤复发,应予以避免。丙吡胺停药可能导致心律不齐复发,因此应在医院监控下进行。尚无证据表明丙吡胺和其他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肝损伤交叉敏感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丙胺苯丙酮 美西律 氟卡尼 胺碘酮 奎尼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