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

【西药】



简介

赛妥珠单抗是一种作用于人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单克隆抗体片段,具有强效抗炎活性,用于治疗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赛妥珠单抗尚未被证实可引发异质性急性肝损伤或乙型肝炎再激活,但是,与英夫利昔和阿达木单抗(已报告)类似,赛妥珠单抗也可能导致肝损伤,因此必须限制使用。

背景

赛妥珠单抗是一种链接到聚乙二醇上人源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重组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Fab片段)。单克隆抗体片段可积极地与血清和组织中的TNFα结合,导致其失活和降解。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细胞因子激活的炎症和疼痛通路将会调整。聚乙二醇改变了药代动力学,延长了半衰期,可每4周给药一次。赛妥珠单抗于2007年在美国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克罗恩病,后来,其适应症还扩展到风湿性关节炎。赛妥珠单抗是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可有效改善炎症性关节炎的症状以及关节和软骨损伤。赛妥珠单抗商品名为Cimzia,剂型包括冻干粉制剂或200 mg/1.0 mL注射剂。皮下给药的典型初始剂量为200至400 mg,每隔2周和4周使用。之后可调整为400 mg,每隔4周使用。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头痛、恶心、腹部不适、腹泻、皮疹和发热。严重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和过敏性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也会引起免疫抑制,进而重新激活微生物感染,包括肺结核和乙型肝炎。

肝毒性

在对照试验中,赛妥珠单抗已被证实可能会造成小概率血清转氨酶升高,概率与安慰剂组类似。丙氨酸转氨酶上升为短暂性的、轻度和无症状的,几乎不需要调整剂量。赛妥珠单抗的上市时间较短,尚未出现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的报道。然而,赛妥珠单抗,与英夫利昔和阿达木单抗类似,很可能诱发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症状类似于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在用药后的至少3个月后发病,为肝细胞性,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自身抗体形成。抗肿瘤坏死因子α阻滞剂引发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是严重的、自持性的,需要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

赛妥珠单抗与其他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类似,可能引起慢性乙型肝炎的再激活。通常发生在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身上,血清转氨酶含量正常,血清中HBV DNA含量很低或无HBV DNA。免疫调节药物造成的免疫抑制会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加快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升高。一旦停止免疫抑制(或者治疗周期间),免疫功能恢复会对病毒复制作出急性免疫反应,突发肝炎。症状可能很严重,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据报告,在服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患者中,有极少数携带乙肝核心抗体但未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患者(血清类似于此前感染HBV病毒)出现复发。经过利妥昔单抗和骨髓移植后,复发更为常见。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对于丙型肝炎病毒水平无任何效果或效果甚微,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安全使用该抑制剂。

损伤机制

赛妥珠单抗和其他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导致肝损伤的机制目前未知,但可能与免疫调节和自身免疫诱导有关。

用药结果和药物管理

多数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剂引起的肝毒性都为轻度和自限性的。准备接受赛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应检查是否存在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在治疗同时口服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剂以作预防。赛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样综合征的患者停止服用TNFα拮抗剂后可能无法迅速恢复,需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上述情况下,皮质类固醇的剂量应维持在基本疾病控制剂量,并最终停止这一免疫抑制药物(或减少至赛妥珠单抗给药前的水平)。尚无因服用赛妥珠单抗引起肝中毒后,转用另一种单克隆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引致症状复发的病例。阿达木单抗或依英夫利昔和依那西普(不是单克隆抗体而是TNFα受体的改良型)之间似乎不存在肝损伤交叉敏感性 。


暂无相关图片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依那西普 阿达木单抗 英夫利昔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