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西药】



简介

巴比妥类药物是与镇静催眠作用结构相关的化合物,其中部分药物(苯巴比妥和甲芬巴比妥)也是有效的抗痉挛药。已有明确证据显示苯巴比妥可引起异质急性肝损伤,与其他芳香族抗痉挛药的免疫超敏肝毒性相似,例如苯妥英和卡马西平。相反地,其他传统巴比妥类镇静剂在治疗期间不会导致患者的血清酶含量上升以及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由于巴比妥类镇静剂极其稀少,即便有,也属于极少个例。

背景

巴比妥类药物属于一类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化合物,是非选择性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剂。巴比妥类药物也是有效的抗痉挛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效应从而抑制癫痫发作。有报道显示苯巴比妥可导致急性肝损伤。其他巴比妥类药物作为镇静剂和催眠药使用,并未发现导致急性或慢性肝损伤。

异戊巴比妥、仲丁比妥、司可巴比妥是作为镇静剂和催眠药而不是抗痉挛药进行使用。这些和许多其他巴比妥类药物一同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作为镇静剂、催眠药(短期治疗失眠症)以及麻醉前用药投入临床使用。目前已极少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有效而且耐受性更好的镇静剂和催眠药,例如苯二氮平类药物和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异戊巴比妥和仲丁比妥新近上市,但只有肠外注射溶液,多数用作麻醉前用药。司可巴比妥通常剂型为100 mg胶囊。戊巴比妥已在美国撤市。巴比妥类药物目前适用于失眠症的短期治疗以及麻醉前用药。司可巴比妥的成人推荐剂量为睡前100 mg或术前1至2小时200至300 mg。已在美国撤市的巴比妥类药物,包括布他比妥、甲基苯巴比妥、美索比妥和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被归类为二级管制药品,说明其具有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性以及滥用的可能性。常见副作用包括嗜睡、镇静、低血压、恶心、头痛和皮疹。

肝毒性

尽管巴比妥类药物之前使用广泛,几乎没有证据显示传统巴比妥类药物可导致肝损伤,在治疗时引起血清酶含量上升或临床症状明显的急性肝病。无病例报告司可巴比妥或异戊巴比妥引起肝损伤。巴比妥类药物可导致过敏反应和皮疹,并可能伴随轻度肝损伤。虽然苯巴比妥可引起超敏反应以及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但其他巴比妥类药物不会导致这些症状。巴比妥类药物还是有效的肝药酶诱导剂。在动物模型中,苯巴比妥引起肝细胞扩大,伴有蛋白质和内质网脂含量显著上升,从而导致肝细胞质粒度增加。长期巴比妥类药物治疗诱导的肝酶包括多发性微粒体酶,例如CYP 1A2, 2C9, 2C19和3A4以及葡糖醛酸基转移酶、δ-氨基乙酰丙酸和醛脱氢酶。因此,长期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可增加许多药物和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包括类固醇激素、胆固醇、胆盐和维生素。

损伤机制

只有苯巴比妥可引起肝毒性(而不是异戊巴比妥、仲丁比妥或司可巴比妥)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是因为常规巴比妥类药物较少使用,使用时也仅是低剂量的短期治疗。苯巴比妥肝毒性机制被认为是超敏性,可表现为DRESS综合征(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其他巴比妥类药物也可出现超敏反应,但相关文献未对其引起的肝损伤进行描述。


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卓类药物 草药类 抗组胺药
仲丁巴比妥 异戊巴比妥 西可巴比妥